產品名稱大口徑對焊彎頭
材質碳鋼/合金鋼/不銹鋼
規格根據客戶需求
包裝托盤/裸裝
工藝鋼板壓制
對焊彎頭的焊接方法有哪些
帶焊縫的對焊彎頭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用焊管制造的對焊彎頭,對對焊彎頭制造廠來說,采用焊管的成形工藝與采用無縫管的成形工藝基本相同,對焊彎頭成形過程不包括焊接工序;另一種是由對焊彎頭制造廠完成對焊彎頭成形所需要的焊接工序,如單片壓制后再進行組裝焊接成形的彎頭、用鋼板卷筒后焊接成管坯再進行壓制的三通等。
對焊彎頭的焊接方法常用的有手工電弧焊、氣體保護焊和自動焊等。
中維管件制造廠應編制焊接工藝規程用以焊接工作,并且應該按相應規范要求進行焊接工藝評定,來驗證焊接工藝規程的正確性和評定焊工的施焊能力。
從事對焊彎頭焊接作業的焊工應通過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考試并取得相應資質證書方可從事相關鋼種的焊接工作(根據一些行業的銘文規定,用于一些行業的焊接對焊彎頭要取得行業規定的焊工考試和焊接工藝評定,如船用對焊彎頭的焊接要取得相應船級社的焊工考試和焊接工藝評定)。
對焊彎頭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由于表層和心部的冷卻速度和時間的不一致,形成溫差,就會導致體積膨脹和收縮不均而產生應力,即熱應力。在熱應力的作用下,由于表層開始溫度低于心部,收縮也大于心部而使心部受拉,當冷卻結束時,由于心部后冷卻體積收縮不能自由進行而使表層受壓心部受拉。即在熱應力的作用下終使工件表層受壓而心部受拉。
這種現象受到冷卻速度,材料成分和熱處理工藝等因素的影響。當冷卻速度愈快,含碳量和合金成分愈高,冷卻過程中在熱應力作用下產生的不均勻塑性變形愈大,后形成的殘余應力就愈大。另一方面鋼在熱處理過程中由于組織的變化即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時,因比容的會伴隨工件體積的膨脹,工件各部位先后相變,造成體積長大不一致而產生組織應力。組織應力變化的終結果是表層受拉應力,心部受壓應力,恰好與熱應力相反。組織應力的大小與工件在馬氏體相變區的冷卻速度,形狀,材料的化學成分等因素有關。
實踐,任何對焊彎頭在熱處理過程中,只要有相變,熱應力和組織應力都會發生。只不過熱應力在組織轉變以前就已經產生了,而組織應力則是在組織轉變過程中產生的,在整個冷卻過程中,熱應力與組織應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就是對焊彎頭中實際存在的應力。

對焊彎頭焊接時,受到重復加熱析出碳化物,降低耐腐蝕性和力學性能。為防止由于加熱而產生睛間腐蝕,焊接電流不宜太大,比碳鋼焊條較少20%左右,電弧不宜過長,層間快冷,以窄焊道為宜。2)、對焊彎頭焊后硬化性較大,容易產生裂紋。若采用同類型的不銹鋼沖壓彎頭焊接,必須進行300℃以上的預熱和焊后700℃左右的緩冷處理。若焊件不能進行焊后熱處理,則應選用不銹鋼沖壓彎頭焊條。3)、焊條使用時應保持干燥,鈦鈣型應經150℃干燥1小時,低氫型應經200-250℃干燥1小時(不能多次重復烘干,否則藥皮容易開裂剝落),防止焊條藥皮粘油及其它臟物,以免致使焊縫增加含碳量和影響焊件質量。采用同類型的鉻不銹鋼焊條時,應進行200℃以上的預熱和焊后800℃左右的回火處理。若焊件不能進行熱處理,則應選用鉻鎳不銹鋼焊條。4)、對焊彎頭,為改善耐蝕性能及焊接性而適當增加適量穩定性元素ti、nb、mo等,焊接性較不銹鋼沖壓彎頭好一些。對焊彎頭焊條具有良好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廣泛應用于化工、化肥、石油、機械制造。

對焊接彎頭的生產的時候收到工藝等方面的影響會出現口徑偏差,和無縫管焊接的時候由于偏差的存在會使得焊接不是很穩定,當然對于壓力不是很高的管道或者口徑比較小,基本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作為壓力比較高的管道,焊接彎頭的口徑誤差就要求比較嚴格了。焊接彎頭在生產的時候收到模具的限制,比如說我們要生產219*7的彎頭,我們使用的無縫管是159*7.但是焊接彎頭的胎具一般都是219*8或者是219*6的,如果型號比較少就只有就和那兩種型號的模具,使用219*6的模具做出的焊接彎頭的外徑大概就是217 216.假如使用219*8的模具做出的焊接彎頭的外徑就是223左右,當然假如是五金市場賣的質量比較次的焊接彎頭基本都是外徑比較小的,因為外徑小了之后更節省材料。
目*用的標準好像是口徑在100一下的焊接彎頭誤差在1.5毫米之內,400以下的誤差在3還之內。其實我們不要完全堅持在標準范圍之內,應該追趕標準更好的配合管道的焊接。使得管道和焊接彎頭更為緊密

對焊彎頭的探傷是一道必要的工序,它涉及到彎頭的質量,主要是查看焊縫是否有夾雜氣孔等等,但是正是這種探傷工藝對人體的傷害極大。
http://www.tesben.com